楼市政策“组合拳”来了!
发布会上介绍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,指导各地迅速行动,抓存量政策落实,抓增量政策出台,打出一套组合拳,推动市场止跌回稳。“组合拳”怎么打?概括起来,就是四个取消、四个降低、两个增加。
四个取消
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,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,调整或取消各类限制性措施。主要包括取消限购、取消限售、取消限价、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。
四个降低
1、降低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.25个百分点;
2、降低了首付比例,统一首套、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到15%;
3、降低存量贷款利率;
4、降低“卖旧买新”换购住房税费负担。
通过落实这些已出台的政策,降低居民的购房成本,减轻还贷压力,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。
两个增加
1、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,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。
2、年底前,将“白名单”房地产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。
相关政策发布以来,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,房地产开发投资、新建商品房销售等主要指标降幅继续收窄,特别是9月底以来,一手房看房量、到访量、签约量明显增加,二手房交易量持续上升,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。媒体报道,多地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加码,一线城市楼市全线回温。
金融监管总局:已具备商品房项目贷款全部按照“白名单”机制管理条件
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把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按照“白名单”机制管理的条件已具备,符合“白名单”标准条件的房地产项目,均应按“白名单”管理,做到“应进尽进”。
截至10月16日,“白名单”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2.23万亿元。预计到2024年底“白名单”房地产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,超过4万亿元。
住建部部长倪虹:五项政策支持货币化安置房 允许地方发行专项债
倪虹表示,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、危旧房改造,主要是考虑有些条件成熟、群众改造意愿迫切、前期工作比较扎实,货币化安置可以更好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、地点,又无需等待过渡期。
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政策支持?
一是群众改造意愿强烈、安全隐患突出的要做重点选择;二是项目的两个方案要成熟:一个是征收安置方案成熟扎实,另一个是资金大平衡,做到项目总体平衡,避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。
五条主要支持政策
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,二是开发性、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专项借款,三是允许地方发行专项债,四是给予税费优惠,五是商业银行根据评估发放贷款。
住建部回应楼市“虹吸效应”:因城施策
住建部回应有关“虹吸效应”的问题时介绍,从规律上看,“虹吸效应”是世界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。但是从影响上看,“虹吸效应”有利有弊,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,“虹吸效应”会产生不同的影响。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,注重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。因城施策,是防止房地产领域虹吸负面作用的一种制度安排。
住建部:为了适应生育二孩需要支持地方增加保障对象住房面积
住建部表示,为了适应生育二孩的需要支持地方结合实际,增加保障对象住房面积,各城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,优化完善房地产政策同时,一定要加大保障力度,兜牢住房保障底线。到今年年底,计划让450万青年人、新市民能够住进保障性住房。
财政部: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由地方自主决策、自愿实施
财政部表示,对于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,这项政策由地方自主决策、自愿实施,遵循法治化原则,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,在确保项目融资收益平衡的基础上,地方安排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。
专项债用于收储土地在具体操作上,主要是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,与存量土地的业主企业,合理确定收购价格,妥善处理回收存量土地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,合理确定专项债券项目范围,及时安排专项债券的发行和支出。
(来源:央视财经)